【资料图】
我们与故事的关系是什么?《平原上的摩西》电视剧在小说的基础上变了什么?在ChatGPT逐渐入侵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今天,认真讲故事的人该如何应对?昨日,作家双雪涛、脱口秀演员鸟鸟,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在上海朵云书店对谈,从《平原上的摩西》聊到了作为创作者如何看待ChatGPT的出现。
毛尖:《平原上的摩西》有一种“秋衣秋裤感”
“我觉得《平原上的摩西》很好,比《狂飙》还好,”毛尖开玩笑道,双雪涛连连摆手,称自己一直在追《狂飙》。
毛尖对剧里董宝石饰演的角色庄德增印象深刻,小说中的庄德增本是有原罪的负面人物,剧里的演绎却颇让人同情。毛尖认为,导演张大磊把人物细节设置得很好,比如两次穿秋衣秋裤出场,让观众产生信赖感。毛尖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讨论电影史上穿秋衣秋裤的男人:“《天云山传奇》中的老头本来是个坏官员,但在家里穿秋衣秋裤洗脚做饭,马上给人一种家常感,《平原上的摩西》也有一种‘秋衣秋裤感’。人物有生活性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原谅他。”
原著作者双雪涛喜欢的是剧集地点从沈阳移到呼和浩特。他说《平原上的摩西》着重写的是两家人的关系,“如果拍成东北的,我都快腻了。”他对董宝石的表演也印象深刻,“他天生就是一个穿秋裤的男人,给这个人物增添了温柔和责任,在有锐度的作品里能出现这个人物,让整部剧平衡很多。”
双雪涛认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始终有一些坚持的东西。“比如庄树和李斐,过了这么多年没什么改变,外部发生剧烈改变,他们的没有变好像显得不对了。”“不变”是人物打动双雪涛的特质,“我很喜欢迪伦马特的小说《承诺》,故事里有个警察,一直要破案,发疯了还执着于破案。这种‘不变’有时候是可怜的、不合时宜的,也恰恰是打动我的东西。”
在活动现场,双雪涛分享了近来看到的一个研究:人在阅读书本时,使用的是大脑后部的海马体,看短视频时刺激的则是前额部分,这个位置会在人的注意力不断转移时产生生理快感。“这是一个新的现象和危险,人们永远在转移注意力,但从来没有在一个土地上真的踩上一脚。”他认为,好的故事不是在前额运作的,而是要尽力靠后些,“你需要和那些有生理刺激的东西去竞争,这是非常残酷的,但是作为作家你别无选择。”
从故事创作的角度,他们也讨论到ChatGPT可能对创作者产生的影响。毛尖发现,最近已经有编剧已经开始用ChatGPT写剧本。对此趋势她颇为乐观:“对编剧行业来说,它可能会逼着你写出一些以前没有过的东西,逼着行业往前走一走。”双雪涛则把ChatGPT看作人类面对的一个新客体,帮助人意识到“我干的到底是什么,我自己到底是谁”——“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创作型的,但实际上很容易被机器替代,有些我们觉得的机械性劳动却可能是创造性的。没有客体的时候,人类不知道自己是谁,ChatGPT出现以后才意识到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鸟鸟的体验里,ChatGPT做的很多日常工作都能达到及格线,虽然会波及从业者,但对想要创作的人是不会有影响的——“就像有了机械臂之后,你也不会没有健身的动力。因为大家健完身会更快乐,就像写完一个脱口秀也会感觉到快乐。”双雪涛很认同这一点,他强调创作的过程对创作者而言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像垃圾分类这类工作,不需要人来做可能是好事。但是人是需要创作的,而不是说创作非要人类搞出来——是创作让我们有活着的感觉,就像劳伦斯说的,小说是唤起生的直觉。我觉得这句话概括小说创作特别妙,也可以适用其他的创作。”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