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树上的蒲公英

2023-08-28 03:09:0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陈一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楼梯盘旋在被楼宇簇拥的广场上,白色瓷砖在阳光照耀下像一双双发光的眼睛。对赞助者的感恩匾牌、社区照片、涂鸦手印和学生们的画作铺满了每一面墙,没有一块砖头素面朝天……走进蒲公英学校,我有些许震惊。这所为低收入人群、外地务工人员子弟开办的全公益中小学,充满了艺术气息。

生命之树上,被雪枝和红宝石妆点着的一朵朵蒲公英仿佛正在飘浮升腾——这幅壁画正是蒲公英学校的象征。壁画上逼真的叶子、生命树上的蒲公英、连廊上的彩虹穹顶,都是一位艺术家和老师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利用从垃圾堆里淘出来的废物做成的。没有华丽的装潢,那些从装修工地找到的废弃瓦片、瓷砖被打碎重塑,变成学校的一道道风景。

学校里的孩子们大都来自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入校时学习成绩都处于较低水平,很多中学孩子的课业完成度只相当于普通学校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而在这里,他们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孩子们大多数都通过了中考和高考,进入大学,有的还进入了世界名校。他们重塑了环境,也重塑了自己。

我与他们的结识得益于一场夏令营。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和蒲公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和学习。名义上,是志愿者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补足知识,但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场心灵深处的震动。

走在校园里,他们向我挥手致意、大声打招呼,从不怯懦。参观那天,一个正在完成清洁任务的小姑娘舞动着扫把,一边劳动,一边跳舞,笑容明媚,她浑身上下的每个动作都写着她很快乐。一个捧着五颜六色服装走过的小姑娘向我问好,我叫住了她。我好奇地看着她手里的衣服——都是用碎布头甚至是塑料袋制作的,这是他们的演出服。

在这里,孩子们不会感到自卑,也不曾忘记自己的家乡。教室外的墙壁上,展示着孩子们手绘的故乡,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分享着乡土文化和思乡之情,表达着长大了要去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景。

与蒲公英的孩子聊天,他们提及最多的就是感恩。因为好心人的帮助,他们能够洗上热水澡,能够每天吃到鸡蛋,周末可以享用大鸡腿,而精神上的润泽、知识的获取更为他们所津津乐道……

这里的夏天没有空调,但孩子们的淳朴善良犹如清风带给人舒爽。所以,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争相与孩子们共同感受“打碎与重建”的力量。

一名叫吉米的志愿者的故事令人感动:每年夏天,他都从大洋彼岸如约而至,他把这里的孩子当成了家人,直到他不幸去世。接下来的夏日,他的妈妈和妹妹接续传递了这份爱,代替他兑现着对孩子们的承诺。

当我与志愿者们攀谈时,他们几乎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来到这里的人给予别人帮助时得到的可能更多,那种温暖和感动的力量足以支撑他们战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蒲公英对于他们的意义同样是——打碎精神壁垒,重建心灵家园。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