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摩托车“解禁”不能简单“一刀切”

2023-03-21 08:57:15 来源:春城晚报

无论是为了摆脱城市交通的拥挤,还是享受“贴地飞行”的乐趣,近年来,摩托车都成为了当下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最近,有网友再次通过人民网地方留言板建议,相关部门适当放开摩托车在昆明城区的通行。不过,“禁”或“放”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有资深“摩友”认为,目前无论是城市交通参与者,还是管理部门都没有做好放开摩托车管理限制的准备。

现行法规

主城五区城市道路禁止摩托通行


(资料图片)

在昆明人关于摩托车的记忆里,“狗牌”一直是绕不开的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昆明市五华和盘龙两个城区的户口,可以申请摩托车落“狗牌”,这就是昆明最早的摩托车“入城准行证”。经历了那个年代的“摩友”回忆,“狗牌”最早是用铁盾牌的形式固定在摩托车上,后来取消盾牌之后,用牌照号码加以区分,云A0****、云A1****开头的牌照可以入城。

2007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安交管部门执勤执法活动,抑制涉及摩托车交通违法、交通事故高发的态势,遏制涉及摩托车“两抢”案件的发生,在学习借鉴广州市开展摩托车全面禁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昆明市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民交通出行需求和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在当年起草、颁布了《昆明市城市道路车辆通行规定》,并于200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对主城区摩托车限行的具体措施、步骤及区域和过渡期限进行了明确。该《规定》中明确,自2007年9月1日起,昆明市新办理注册登记的摩托车以及外辖区摩托车,不得在二环路(含)以内区域道路以及关上中心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上行驶;自2009年1月1日起,不得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个区以及呈贡新区城市道路上通行。

2019年和2020年,昆明市公安局、昆明市司法局都曾就这个地方性规章的修订面向公众征求意见,每一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都会引发“摩友”对摩托车禁限政策调整的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版本的《征求意见稿》中,对摩托车通行区域的相关管理规定几乎没有修改。

按照我国现行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摩托车最多满13年就要强制报废。从这一时间往前推算,最后一批“狗牌”车2020年退出历史舞台后,昆明可以上路的摩托车都是2010年之后上牌的车,理应在昆明主城五区的范围内禁行。

玩家走访

大多数人“默认”限行区域为二环以内

但是实际上,记者在与一些“摩友”的接触中了解到,昆明主城区对于摩托车的日常管理,大多数时候是默认了以二环以内为绝对禁止的区域。“我平时骑车在二环以外都没被罚过,上个月进了趟北京路,就在火车站附近被罚了200块。”市民高先生跟记者分享了最近自己骑车被罚的经历。

昆明姑娘“萝北北”是一位有5年骑行经验的“摩友”。“摩托车对我来说几乎是纯娱乐,除了晚上偶尔和朋友出去喝杯咖啡会在城里骑行,其他时间几乎都是往外面跑。”“萝北北”告诉记者,因为自己进城的时间不多且都在晚上,所以侥幸还未吃过罚单。

实际上,无论限制区域是二环以内还是主城五区的城市道路,站在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昆明目前对摩托车的管理一直是“限摩”而非“禁摩”。除了特定区域的“限行”政策外,摩托车无论是驾照考试、车辆购买落户等都能正常进行。在连续多年实施这样的禁限政策后,昆明交警的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昆明的摩托车保有量为33万辆,从总量上来说,燃油摩托车数量和2007年相比没有明显减少。但是主城区的保有量从15万下降到了5.8万,基本上缩减了60%,涉及燃油摩托车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了87%。

骑手声音

放开限制或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与处罚

也有“摩友”认为禁限政策过于严苛,并且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2月9日,有网友在人民网地方留言板留言时表示,昆明地区大部分摩托车都是代步工具,相对汽车有更多的便利性,相对电动单车能有更长的续航。并且摩托车也是需要考驾照、上牌,对比电动单车来说应该是安全性更高、更便于管理的交通工具,因此建议适当放宽对摩托车的管理。

从去年1月拿到摩托车驾照后,市民小李却始终没有购入摩托车。他坦言,很大程度上还是对昆明现行的摩托车管理政策的观望。“我家和工作单位都在二环外,照理来说应该是可以骑的,但是我在不少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也有人在二环外吃到了罚单。”在小李看来,自己并非摩托爱好者,摩托车对他来说就是个日常的通勤工具,如果禁限政策太严,还是打算继续观望。

“如果放开对摩托车的限制,意味着执法力量和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对于骑行的限制反而会比现在更多。”“萝北北”举例说,目前昆明城市道路上抓拍违章的摄像头,大部分都是不拍摩托车的,一旦放开之后,特别是那些不文明骑行的行为,在这些技术手段面前将会面临更严格的处罚。

市民投诉

对摩托车的管理应该更加严格

关于禁限政策的放开与否,除了“摩友”群体内部观点不一致外,还有部分市民极力反对,甚至认为对摩托车的限制应该再严格一些。

记者梳理了人民网地方留言板,市民2022年以来对昆明主城区摩托车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不文明驾驶、超速、噪音扰民等乱象上。2022年9月7日,有网友投诉:“我来昆明居住快两年了,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听到有摩托车炸街的声音。我这次是在凌晨两点被吵醒的,他们故意轰油门,骑得飞快,对沿街居民生活和路上行人造成严重危害。”

2022年11月22日,有网友在留言中总结了摩托车超速飙车、随意加塞、私自改装、半夜“炸街”等四大陋习后,建议将昆明城区摩托车禁驶范围扩大到三环(含三环)内所有道路,包括高架、快速路等。同时通过升级改造二环快速系统电子监控设备,抓拍摩托车上二环高架行驶的行为。

行业观察

2021年全国摩托车产销量创2014年以来新高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很多新“入坑”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单纯把摩托当作是单一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乐趣,甚至是对“机车文化”的一种精神追求。有业内人士估算,目前昆明各个驾校每个月至少都要培训出四五千本摩托车驾照。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再次恢复到2000万辆,达到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1月至12月,全行业完成摩托车产销2019.52万辆和2019.48万辆,产销量同比增长12.98%和12.7%。

天猫新生活研究所显示,2022年天猫摩托车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天猫摩托车市场包含整车、装备、后市场服务等,其中线上整车交易额翻了数倍。整车销量的上涨,进一步带动了装备销售、摩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市场业态上,摩旅专属的营地、酒店、线路开发等业态层出不穷。放眼全国来看,摩托车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

专业解读

“摩友”和管理部门都未做好放开限制的准备

面临着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时,群众便捷出行的需求也会更加迫切。“作为交通工具,在拥堵的城市里,摩托车更多了一些自由自在的感觉,能够排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昆明“安驾两轮”交通安全宣传培训公益活动发起人赵伟说,昆明是个非常适合骑摩托的城市,除了下雨之外,天气几乎对骑行都没有影响。结合目前禁限政策的执行力度,赵伟认为,目前的昆明可以说是两轮骑行的“黄金时代”。

今年49岁的赵伟是昆明资深的摩托车玩家,从16岁开始骑行至今,经历了昆明摩托车发展的各个阶段,对行业的观察的思考理性、深入。他分析,10多年前,昆明限摩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是因为“两抢”案件频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摩托车排放不达标带来的污染问题。虽然现在这两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目前,昆明无论是相关的管理部门,还是交通的参与者都没有做好放开限制的准备。

“摩托车是所有交通工具里要求驾驭能力最高的,同时又是死亡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但是我们目前的摩托车驾照却又是最好考的。”赵伟说,以昆明目前的摩托车驾照考试为例,考三轮摩托驾照可以同时骑行两轮摩托,很多学员培训10余天就能拿证。但实际上两轮摩托的驾驶难度远高于三轮,在考虑动力和方向的同时,还需要维持平衡。此外,在交通参与者方面,“摩友”的素质参差不齐,不戴头盔、飙车、超速、炸街等不文明骑行的行为依然存在。“这些行为虽然是个别行为,但却需要整个群体买单。”

“摩托车灵活性太高,盲目放开不只是影响自身安全,还影响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赵伟认为,主城区车流量、人流量都很大,一旦盲目放开对摩托车的限制,必然带来交通混乱。并且盲目放开后,随着摩托车数量的增加,管理难度会更大。

理性呼吁

努力提升群体素质获得社会认可

“虽然个体行为不能成为禁限摩托的理由。但是作为交通参与者,‘摩友’也应该通过严格的自律获得相应的自由。”赵伟认为,要营造良好的骑行环境,一方面取决于政策法规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有赖于整个群体素质的提升。

“我们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可以通过不断提高群体素质,来获得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对摩托车、摩友群体的认可。”因此,赵伟从2020年发起了昆明“安驾两轮”交通安全宣传培训公益活动,并连续举办了56场,将科学的骑行技术、安全防范的意识,以专场培训的形式传递给更多“摩友”。

赵伟认为,无论是立法部门还是执法部门,和“摩友”之间都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在做好群体素质提升同时,赵伟也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共同努力,研究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一刀切的“禁”或“放”。“在我们的群体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放开小排量踏板车在城市通勤中骑行。或者限制大排量、改装摩托进入主城区,避免出现噪音扰民等情况。”(记者 孙琴霞 文 高伟 摄)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