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生命教育;适当的生存教育,确实有助于人们应对一些意外事件,增加自身的安全和存活几率
近日,“空难40天后4名儿童在丛林被发现幸存”引发世界关注。当地时间6月9日,哥伦比亚官方消息显示,经过40天搜救,此前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丛林中的4名原住民儿童获救。孩子们的状态也超出人们预期,虽然已经极度虚弱,但除了脱水和营养不良、蚊虫叮咬之外,他们几乎没有受到其他伤害。
这是一次生命的奇迹。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表示:“他们是丛林之子,他们是完全独立求生的榜样,他们的传奇故事将载入史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名儿童获救后的画面。
这4名儿童为三女一男,年龄分别为13岁、9岁、4岁和1岁(坠机时才11个月大)。在浩瀚的雨林地区,雾气浓重、林木浓密,没有公路,车辆无法入内,搜救全靠人力探索,难度极大。正如搜救负责人所形容:“就像在一块巨大的地毯上,寻找一只向不可预测方向移动的小跳蚤。”
相比之下,4名儿童的生存难度更大。他们没有事先准备好的物资,不像搜救人员那样补给充沛且可以随时撤离,日日夜夜都要面对豹、蛇等动物的威胁,更重要的是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仅有13岁,最小的还不到1岁,但这4个孩子硬是坚持了40天。
4个孩子之所以能够制造奇迹,与他们身处的族群有关。据媒体报道,他们所属的维托托族目前在哥伦比亚仅存2500余人,聚居于保护区内,有着较为丰富的丛林生存经验。面对艰险的丛林环境,他们从小就教育孩子如何应对抓伤刺伤、昆虫叮咬以及狩猎、捕鱼等维生手段。
4个孩子中最大的13岁姐姐,在祖母口中也是“全能战士”:“当他们的母亲工作时,她总是照顾他们。所以她给更小的孩子们 fariñita(用面粉做的面包)、木薯、任何可以吃的野果……这就是我们土著女性,是勇士。”他们在飞机残骸中翻出当地土著常吃的木薯粉,吃光后就采集一些确认可食用的植物种子、果实和根茎等。五六月的雨林收获季,也给他们提供了相对较多的食物来源。
客观来说,这4个孩子的生存奇迹很难复制。即使是4个现代社会的普通成年人,置身于雨林中也很难坚持40天。因为现代文明社会固然有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各种电子设备、电器和交通工具带来快捷便利的生活,但也让人们无可避免地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而且即使是有一定野外生存知识的人,遇到雨林的特殊环境,也很难像4个孩子中的13岁姐姐那样自如。
当然,人们也无需矫枉过正,纷纷回归原始生活。人类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原本就是为了让人类过上更安逸便利的生活,没有几个人能接受生活品质的倒退。只不过,适当的生存教育,确实有助于人们应对一些意外事件,增加自身的安全和存活几率。比如,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利用星象、如何寻找水源、如何点火、如何使用反光镜等吸引救援、如何留下标记给救援队伍识别、如何获取食物、如何辨别植物是否可以食用、面对野兽时如何避险、受伤后如何自救……这一切都需要学习,而且要从小学习。
面对4名儿童奇迹生还的新闻,许多网友在评论区感慨“如果是我家孩子碰到这事儿,可能三天都坚持不下来”,也有人呼吁应加强野外生存训练。
在一些国家,孩子的野外训练课程都是固定必修的内容。比如美国中学生的野外训练课程通常为十天左右,以小组为形式完成各种考验;澳大利亚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野外生存训练制定了相应标准,如7-8年级学生要学会如何在海滩、山区和灌木丛等不同环境中预防危险,9-10年级学生需要参加攀登、冲浪和划船等有挑战性的活动,还要学会搭建野外生活营地帐篷和在地形复杂的海湾中航行。
这种训练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生存范畴,不仅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安全意识、培养生存技能,更是贴近了人与自然,也让孩子们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所以,生存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生命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直面生死问题,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
4个孩子坠机40天后生还的故事里,他们的母亲还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据媒体报道,坠机后,孩子们的母亲受了重伤,她依靠自己残存的体力生存了4天。实在支撑不下去时,她对孩子们说:“也许你们应该离开我,(只要活下去)你们就可以见到父亲,他会把我对你们的爱延续下去。”
也正是在母亲的嘱托之下,13岁的姐姐担起重任,保护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将生命延续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自私自利,连不到1岁的孩子也没有被放弃。有网友说:“好在是4个纯洁的孩子抱团在一起,如果是4个成年人,可能早就为了抢食而闹翻了。”这句话固然只是假设,但同样值得深思。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叶克飞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