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段郑渝高铁一周年发送1900万旅客

2023-07-03 02:17:53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

6月20日,郑渝高铁将开通运营满一周年。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截至19日,郑渝高铁重庆段累计发送旅客1900万人次,郑渝高铁是联系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主要客运快速通道,对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地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加速经济发展,畅通经贸往来。

郑渝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快速通达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主要客运高速通道。开通运营一周年以来,有力地促进了云阳、奉节、巫山等三峡区县与重庆主城区、京津冀等地区的高效互动,为三地“走出去”“引进来”打通了“大动脉”。一年来,郑渝高铁云阳、奉节、巫山三站共计发送旅客超320万人次,高峰时段单日发送旅客超2.3万人次。极大促进了沿线经贸往来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了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在郑渝高铁全线开通前,从万州出发的高速动车组向西只能前往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向东却是“断头路”,而云阳、奉节、巫山更是不通铁路。如今,郑渝高铁连接了重庆和郑州两大城市,结束了云阳、奉节、巫山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基本上实现“2小时到重庆”,极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便利了沿线人民群众出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促进产业融合,激活人才交流。

郑渝高铁开通一周年,各省市的合作也更加多元,不仅使渝东北各区县的联系更加紧密,加快了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发展进程,也给高铁沿线地区的产业联动、商贸往来带来了真正的“高铁速度”。重庆目前有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天然气能源等优势产业,湖北有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优势产业,河南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重庆开州浦里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渝高铁通车后,为浦里新区带来了重大发展和战略机遇。“高铁一响,黄金万两。虽然郑渝高铁没有在开州设站,但离万州近,区域优势堪比万州。”开州市民刘鹏说。郑渝高铁拉近了开州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的时空距离,高端人才往返更加便捷高效,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目前,浦里新区企业中有100余名高级管理和研发人员来自河南、湖北等高铁沿线城市。

助力乡村振兴,带动脱贫致富。

道路通,则百业兴。郑渝高铁是带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沿线地区收获的不仅仅是通高铁的喜悦,更是三峡库区沿线人民钱包鼓起来的实在的“收益”。巫山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酸甜可口的巫山脆李,被誉为“中华名果”。在奉节,诗歌是流淌千年的文化基因,脐橙则是兴业兴城的“致富金果”。自从高铁开通后,奉节脐橙、巫山脆李又多了一条销路,有不少游客选择乘坐高铁直接到奉节、巫山乡镇果园采摘,到巫山采摘脆李的游客突破万人,奉节脐橙更是成为游客返程必备的“伴手礼”。目前奉节县累计种植脐橙37.5万亩,年产量40.8万吨,年产值38亿,脐橙已成为奉节农业的“当家树”、“致富树”。实现了从“养活30万人”到“致富30万人”的甜蜜转变,今年以来,巫山县累计种植脆李30万亩,年产量13.5万吨,年产值18亿。

串联旅游资源,深受旅客青睐

“朝出嵩山坳,夜览嘉陵江”,郑渝高铁沿线(渝东北)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云阳龙缸、瞿塘峡、夔门、小寨天坑、白帝城、神女峰、大小三峡等世界级景点。

这一年来,郑渝高铁极大促进了沿线旅游业发展,不少游客将这些景点作为周末游、亲子游的目的地,特别是云阳、奉节、巫山等沿线文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数据不断攀升,其客源市场从过去以“长江游轮+短途高速”为主,向郑渝高铁沿线城市郑州等重点城市延展。

高铁开通一年来,云阳县接待游客228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8亿元,龙缸景区共接待39.53万人次,同比增长66.09%。奉节县共接待游客257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40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6%和68.1%。巫山县累计接待游客2523.09万人次,同比增长26.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02亿元,同比增长25.02%。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剧增,“坐着高铁游三峡”“快旅慢游”正成为新的出行风尚。

“开通高铁后,重庆中心城区2小时到奉节,完全可以在周末说走就走。”上周末,黄先生一家打卡了奉节白帝城。他们不仅游览了景区,还在附近住了下来,一边欣赏瞿塘峡美景,一边吃着巫溪烤鱼。

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收获着高铁带来的客流量,让度假区云栖酒店总经理白柯喜出望外。自郑渝高铁运营以来,酒店工作日的入住率在80%左右,周末更是一房难求。“酒店有52个房间,高铁开通前,入住人员基本都来自奉节和巫山,外地游客占比不到3%,酒店入住率不到14%。”据统计,高铁开通后,酒店人流量剧增,在入住的旅客中,80%都是从重庆主城和外省市坐高铁到巫山的。

“高铁通了,我们就不出去打工了,没想到,真能在家门口坐上高铁。”巫山县桂花村村民陈先生笃定,有了高铁,小三峡独有的青山、绿水、红叶不愁没游客。他用修高铁大桥发的工钱翻新了房屋,腾出几间客房,发展乡村旅游。

通讯员:李秋璇 金圣东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