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惠民生 “十心实事”暖民心

2023-07-03 09:32:09 来源:银川新闻网

通车后的金凤五路,不仅优化了附近居民的出行体验,沿路环境也得到大幅改善(5月16日摄)。记者 海坤摄

引言


(资料图片)

出行“幸福指数”不断刷新、老旧小区颜值“逆生长”、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给孩子们满格的爱、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近年来,银川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在民生实事上展现担当,通过民生“十心实事”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地矿局社区党委书记马素玲: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我见证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持续改善提升,尤其是社区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越来越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围绕居民所需所求所盼,增强党建引领力、组织凝聚力和为民服务力,用心用情用力把为民实事办实办好,守护居民幸福生活。本报记者雷梦整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西夏区文化馆馆长李楠: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多年来,我见证了银川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历程。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将群众所需、群众所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文化馆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努力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和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记者 雷梦整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十心实事”为群众幸福“加码”

路通,百姓心气通。一条条畅通的道路,连接民心民意、关乎民生福祉。为了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改善群众出行体验,银川市结合民生“十心实事”和交通疏堵工程,对全市道路进行系统改善,主要道路通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5月16日,金凤五路(正源街—民族街)正式通车,有效缓解了金凤区南部片区交通压力,同时改善七子连湖岸线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金凤区南部城市风貌与品质。通车后,家住附近的市民王春香感受到道路发展带来巨大的便利,“片区居住密度比较大,再加上附近有学校,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非常多,开车回家经常被堵在路上。金凤五路通车后,出行方便了很多。同时随着道路沿线辅助工程的建设,沿线的绿化更好了、景观更美了,我现在一有空就到七子连湖岸边锻炼身体。”

“新建主干道、打通断头路、新建慢行绿道,通过实施交通畅行‘顺心’实事,城市的道路环境得到系统性提升,实现市区内的交通主网畅通快速,毛细路网互联互通,让城市道路更畅通,群众出行更便捷。”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办好民生实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银川市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教育、就业、健康、交通、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广泛征集民意、了解民情,每年确定十件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实施,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22年,银川市进一步为群众幸福“加码”,将过往每年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升级为交通畅行“顺心”、幸福宜居“舒心”、休闲健身“悦心”、富民增收“稳心”、优质教育“连心”、看病就医“安心”、文化惠民“润心”、社会保障“暖心”、老幼养育“贴心”、住房保障“遂心”,实现了从“十件实事”到一批实事的升级转变,让“十心实事”不断提升拓展为民的温度、便民的深度、惠民的广度。

高质高效办好民生实事

走进银川市民大厅一楼的企业服务专厅,“独任审批师”正在给群众办理业务。今年,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从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在编人员中择优选拔了4名“独任审批师”,打造“一件事一个人一次办”的行政审批新模式,实现了审批再提速、环节再压缩。

“以前企业办理登记业务需要受理和审核两个环节。具体由前台人员完成受理业务后,提交后台审核后通过,最终完成整个流程。”“独任审批师”贺忠表示,实行独任审批制度后,可由“独任审批师”独立完成整个流程,包括咨询、受理、审核、出证等所有环节,大大提升了审批效率。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银川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推动企业开办、变更、注销链条上的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用工登记、社保登记等业务“一件事一次办”,升级改造“一网通办”平台。截至5月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已新增“经营范围自主公示”“个转企”“简易注销智能审批”等功能模块,对“核名行业类别”“电子营业执照签名”等模块进行升级优化,把为企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助力“十心实事”之“暖心实事”提速、扩围、增效。

据了解,为确保民生“十心实事”顺利推进,全市各牵头部门、责任单位按照“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工作要求,将民生“十心实事”办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职责分工。“截至5月底,2023年民生‘十心实事’50项任务中,5项任务基本完成,8项任务推进较好,其余37项正在按时序进度推进。”市政府督查室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各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将倒排工期,周密部署施工环节,高质高效办好民生“十心实事”,全力以赴按既定目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群众是民生实事的“出题者”“阅卷人”,只有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终于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二十多年的心结总算解开了。”今年2月,西夏区文建欣苑小区业主赵爷爷在发证现场接过房屋产权证书时激动不已。

小小房产证,承载着民生大愿景,不仅关系着群众住有所居、心有所安,更关系到落户、入学、房产交易等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多年来,由于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手续不齐全、违法违规建设等问题,导致已经交了工的房子迟迟办不了房产证。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银川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解决群众办理房产证遗留问题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问题化解、法律顾问、信访维稳、纪律监督、督查督办、宣传舆论7个专项组,统筹研究解决重大、复杂、疑难问题。

市辖三区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工作原则,对项目小区逐一分析、逐个梳理,明确解决方向,在小区门口设置“一站式”办理点为群众在家门口办理;市纪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在全市范围开展两轮专项督查,切实推进工作进展;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综合运用“容缺验收”“绿色通道”等成熟模式,打破“互为前置”的惯性思维;市住建局成立3个工作组驻扎三区,配合解决竣工验收、消防验收等7种遗留问题;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也主动作为,多次前往三区专班指导不动产登记工作。

今年,我市继续创新举措,促进“十心实事”住房保障“遂心”实事提质增效。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通过线上平台代缴业主个人契税,实现新建商品房交房时即可拿到不动产权证,截至5月底,“交房即交证”工作流程已经梳理完毕,已为1885户业主颁发不动产证。同时,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将不动产登记服务事项下沉社区集中办理解决,截至5月底,先后在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兴庆区胜利街街道开展“不动产登记服务进社区”服务,共为109户业主办理不动产证。

记者手记

从“心”出发让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十件实事”升级为一批民生“十心实事”,每年列出“十心实事”清单扎实落实,从教育到医疗、从就业到社保、从住房到养老,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近年来,银川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从未放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一项项民生实事、一个个民生工程的实施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用心用情,全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把增进民生福祉真正落到实处。

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是答卷,也是未来持续前行的动力。从“心”出发,把每一项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银川一直在路上。

记者 雷梦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云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